“主角”和“配角”:从电影到认知语法

原创文章

本文来源:Hongjie Fu’s Blog

https://hongjie-fu.github.io/posts/2021/11/movie-and-ling/

晚饭后和导师张韧教授走出食堂(是的没错,我们刚刚“吃了食堂”),看到路边贴着一张海报,上面写着“电影中的地理学”这几个大字。于是导师趁机提议,不如我们来谈一谈电影中的认知语言学。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即“认知电影学”!电影和认知语言学,乍一看或许没什么联系,但实际上并不是。

学习工作之余,很多小伙伴都会选择看场电影来作为日常的娱乐消遣。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看电影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喜欢听故事。电影可以让我们在其讲述的故事中感受到多样的人生、不同的生活。

一部电影,要有情节、主角和配角。主角,顾名思义就是主要人物,剧情发展基本围绕主角展开;而配角则是起到衬托主角的作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鲜明生动。作为故事的参与者,他们要产生一定的互动来推动整部电影情节的发展。因此理论上说,电影中不能单单只有主角,否则这个故事无法展开。

“主角”和“配角”这对概念和认知语法中的trajector(射体)及landmark(界标)非常类似。trajector是主要参与者,landmark是次要参与者。简单地说,我们可以认为trajector就是主角,而landmark是配角,整个故事情节是一个复杂的process。

不同点是在说出来的语句中,landmark却可以缺省。比如:

Ryan is sleeping.

在这个句子中,只有ryan这一个trajector,似乎很难找到landmark的存在。(不及物动词是否有landmark,认知语法早期和泰勒的教材认为是有的,但阐述得很勉强,不符合定义。现在Langacker已经修改了观点,认为形容词没有突显的landmark,同理,不及物动词应该也没有。)

电影讲述的故事一般都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映射。语言,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经验,也正有这样的功能。电影反映了基于生活经验的事件概念原型,因此与动词包含的概念信息具有系统的对应关系。

原本我对认知语法中的这对术语还有一些困惑,通过导师今天的启迪,我对它们本质的了解又深入了不少,可谓收获颇丰。

 

PS:欢迎广大读者向本号原创栏目投稿,包括但不限于原创博文、灵感文章、现象探讨、理论综述等等,投稿邮箱:info@cogling.cn

留言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超出时限。 请再次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