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语言与心智”沙龙@陕西师范大学

会议讲座

题目:对沈家煊《汉语有没有“主谓结构”》的研讨学习

主讲人:庞加光

时间:2017年3月11日下午

地点:陕西师范大学六号楼会议室

 

会议简述:

本期所选讨论材料:汉语中是否存在主谓结构,  作者沈家煊, 《现代外语》2017年第1期。沙龙由陕西师范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所主办,张韧教授主持。本记录由刘铭爽整理,张韧做修改补充。(本次活动记录经讨论组同意并授权CogLing公号发布)

沈家煊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的领军人物,在外语界和汉语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近年的一系列创新性语言学思想在学术圈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论文结构:

主讲人结合原作者的专著《名词与动词》,将文章的论证思路概括如下三个部分:

名词充当各类指称语,而动词充当述谓语。名词动词是语法范畴, 指称述谓是语用范畴,主语谓语是语法范畴,话题说明属于语用范畴,因此汉语中的语法是语用的“构成”部分。

汉语中名词包含动词,这是由名动词呈“偏侧分布”的特点决定的,如:名词一般受形容词修饰,动词则既受副词也受形容词修饰。若名词的分布呈A,则动词的分布就呈A+B,动词是由名词衍生而得到的次范畴,具有名词所不具有的特征,故动词包含在名词之中。名词充当的指称语包含了动词充当的述谓语,故谓语也是指称语,名词亦可做谓语,所以汉语是一种名词为本的语言。

汉语无主谓结构,主语是话题,谓语是指称语。句子结构的本质是话题-说明,即两个指称语的并置,是规模最小的流水句。

 

论文评析:

优点: 正如作者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也体现出作者对语言现象观察细致,尤其善于进行创新性思考。文章开篇对汉语研究相关背景的介绍体现了作者对前辈学者留下遗产的极大重视。本文再次提出流水句现象,的确是汉语口语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特点。

沙龙讨论中大家提到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 文章的宏观理论背景不明确,未交待主要概念的论述前提。只有明确了“主谓结构”的概念才能确定汉语有无主谓结构,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就这一概念均有不同阐述。以使用为基础的构式语法强调一切以构式为基础,反对赋予语法范畴和功能以基本的理论地位。若以该背景为前提则本文的部分讨论将失去意义,这也直接反映出本文相对于当代语言学流派相关理论有明显的脱节。 
  2. 文章整体论证思路较难把握,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思维逻辑不够严谨、统一,相关概念界定不够明确(故主讲人需要查阅作者其它著作以理解本文),语言表达偏随意风格(作者小标题“已有的认识”、“新的认识”、“进一步的认识”),行文清楚度还嫌不足。②哲学讨论过多,哲学上的论述可以作为某种佐证,但不是最重要的证据,过多的题外论述会干扰读者理解文章主题。③过多使用个性色彩浓重的表达。
     
  3. 作者将流水句拆分成话题-说明-话题-说明…,并认为每个小句既是对前一句的说明,又是后一小句的话题。这只是一种理想句法模式,在具体的口语表达中,会出现“话题”和“说明”中间插入其他成分的情况。

 

进一步思考和评论:

 

  1. 一个汉语句子的内容是否仅仅包含“话题说明”结构?如“小王上海人”概念层意义是“小王是上海人这一范畴中的一部分”,参与者是“小王”和“上海人”,过程是“属于”。说话人将两个参与者显影化,“属于”的关系弱化为背景。Langacker曾提出两个实体并置亦表达了二者之间关系,根据人的百科知识观和话语语境,“小王”和“上海人”并置默认的关系就是所属,故有理由被弱化。 
  2. 细心的同学发现Heine & Kuteva的参考书目在文后并未附注,该同学进一步指出H&K曾提到:语法化是一种语义变化,它包括四种彼此相关的过程,其中就含有与本文观点貌似相关的去范畴化。去范畴化过程由去语义化引起,当这种语义发生变化后,词类的范畴开始变化,产生去范畴化过程,并且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最终成为语言系统一部分。而名词虚化为动词,究竟在语义方面出现哪些变化值得思考,作者完全没有讨论。 
  3. 另一位同学补充了对名动包含的认知解读:名词突显整体性,体现了人具有grouping的能力;而动词凸显过程,体现了人具有scanning的能力。英语中名物化过程体现了从sequential scanning到summary scanning的变化,发生在概念层的转化在汉语中无直接的形态变化,但这不足以说明名词直接包含动词。

 

编者注:该学术研讨沙龙每周六下午三点于陕西师大外院会议室举行。

Tags:
留言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超出时限。 请再次填写验证码。